人物
时段
朝代
“释宣业”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天台国清寺智者禅师碑文 隋 · 柳䛒
 出处:全隋文卷十二
臣闻在天成象,穹苍之法存焉,在地成形,区方之均效矣。
二仪既尔,三才囧然。
上圣之姿,为王所以敬教;
先觉授道,契会方乃升仙。
是故命驾崆峒,纡光善卷,箓图宣业,赤诵弘风
练质九府之间,腾虚六合之内,斯并权宜汲引,暂保逍遥。
终覆蔽于苦空,卒邅回于生死。
未臻夫不生不灭,无去无来。
匪实匪虚,非如非异。
常乐我净,凝寂恬愉,不可思议之解脱也。
粤若我大隋皇帝,法讳总持,载融佛日。
瑞发净宫,利见法王
应阎浮主,以封唐入绍。
叶继高辛,立圣与能。
祚隆姬发,自天攸纵。
包大德而翼小心,希世膺期;
内文明而外柔顺,知微知彰。
鉴穷玄览,乃武乃文,能事斯毕。
永嘉失驭,海内分崩。
将险擅强,各树君长。
礼乐沦于非所,龟玉毁于殊方。
书轨竞分,殆三十纪。
天将悔祸,稔恶有辰。
皇上道蔼汾阳,迹光代邸,地隆分狭,神功潜著。
于时高庙灵漠,深思统壹。
专征仗钺,帝曰斯哉。
惟君惟睹,知臣知子。
乃扬于万里,问罪九伐。
一举而定江左,再驾而熸馀烬。
浮天争贡,海外有截。
虽高离之备五臣,周旦之尹十乱,本枝盛续,畴昔多惭。
盘石究勋,契书莫并。
于是三能宗铉,九命惟扬。
本之于仁慈,施之以声教,行之以要道,体之以无为。
姑射杳然,尚想渊赜。
沧波壮灾,思济舟航。
以为能仁种觉,降兹忍士。
信相入道,净戒居先。
梵网明文,深传萨埵。
国师僧宝,必兼禅慧。
会稽天台山大禅师者,生而神光照室,两目重瞳。
禅师法慧智顗颍川陈族,太丘道远,季伯风延,典午丧乱,播迁华容
父起祖,梁使持节散骑常侍封益阳县开国侯
禅师风彩韶悟,龆龀希有。
年过少学,便诵法华。
父为求婚,方便祈止。
儒门史馆,多所瞥明。
杜下濠上,弥所深得。
诸宫覆没,便即蔬菲。
及启弱冠,于长沙之果愿寺出家。
护戒如明珠,安心若止水。
历听经论,但使一闻,得之于心,传之于口。
湘潭局狭,未大机,拂迹衡扬,安步坟汝。
往大苏山,请业惠思禅师
禅师见便叹曰:忆昔灵鹫,同听法华,令进我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
停二七日,诵药王品。
至诸佛同赞之句,寂然入定,明慧便,起而白师。
师曰:非尔弗感,非我莫识。
所入定者,法华三昧之前方便。
及闻持陀罗尼也。
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亿品,寻汝慧辩,所不能穷。
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常约仁王缨络,龙树马鸣,立三观四教,述师本宗。
以为大乘枢键,得下御内。
硕学流通,智以藏往。
徵育王之初建,正教神以知来,鉴周武之灭大法。
乃高蹈豫举,翔集天台,历游名山。
言造庐岳秦孝王作镇淮海,遣信迎屈,对使者曰:虽欲相见,终恐缘差。
即累旬大风,妖贼竞起,水陆俱阻,安坐匡岫?
既而龙于龛难,仍代孝王,爰伯邦域,洁诚延请。
顺流背风,数日遄到。
亦既觏止,便定师资,等善意之仰妙光。
高宗之得傅说,再三固辞,无可与让。
开皇十一年岁次辛亥月旅黄钟二十三日辛丑,于扬州大听寺设无碍大斋,夤受菩萨戒法。
降作伯之尊,由宗师之典。
释龙衮而披忍服,去桓圭而传戒香。
初心,诸佛致礼。
于时天地交泰,日月载华。
庭转和风,空浮休气。
林明七觉之华,池皦八净之水。
化覃内外,事等阿输之城;
教转法轮,理符宝冥之窟。
文武僚寀,俱荫慈云。
欣欣焉,济济焉,肃肃焉,廱廱焉。
经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显发三愿,真正十受,如一切色,悉入空界者,其斯之谓欤?
法事云毕,士珍备舍。
出居于城外禅众之精林,四事供养,睿情犹疑未满。
以为师氏礼极,必有嘉名。
伊尹之曰阿衡,吕望之称尚父。
检地持经智者师目,谨依金口,虔表玉裕,便克良辰,躬出顶礼。
虽有熊之登具茨,汉文之适河上,方之蔑如也。
智者内行外奖,诸佛之深训。
实惠方便,大士之兼通。
帝释檀那,既包信解。
仁王摄受,远能博益。
逡巡告退,言归旧山。
殷勤请留,重违高意。
四皓之饵术南山,二疏之散金东海,振锡离尘,始称出世。
瞻言儒者,未足为荣。
窃以四明天台,剡东之玉岫;
雨谣云峁,鄞南之金庭。
峻极于天,仰扪白日,盘镇于地,俯镜沧海。
云霞沆瀣,霏拂轻襟。
虹霓鸳鸾,胜承飞舄。
华果竞发,常迷四时。
药草森罗,孰分亿品。
道猷往而证果,兴公赋不能申。
寺基本属始丰,峰名佛陇。
元有定光禅师,隐显变见,先居此峰,常谓弟子云:「不久当有胜善知识,将领徒众,俱集此山」。
俄而智者越江渡湖,翻然来萃。
忽闻钟声,声振山谷。
即问师,声之所以。
答云:「此是楗槌集僧得住之,颇忆曾经举手引时不」?
智者即悟。
年至十五,稽颡礼佛。
恍焉如梦,见极南山
临大海曲,有僧如今师,举手接上,云汝当居此处,汝当终此焉。
拜言悲喜,滂沱涕泗。
仍于佛陇之南,寻行寺域。
便见五峰围绕,等耆阁之山,两溪夹泻,若缙云之涧。
披榛开途,葺用茆茨,功德严林,常熏薝人。
忍辱墙院,无劳关槌。
猿啸蚿吟,泉籁乡杂,飞走听法,驯伏轩墀。
西南有永丰江派,与浙源分岭,东会于海,潮波往还。
数百里间,村人常以渔捕为
陶渐回向,焚罛废梁。
垦田种果,翻成富实。
深信解者,多作沙门,慈化所覃,皆此连类。
师无常已后,欲大修立,忽睹一僧,如师年素,语智者云:若欲造寺,今未是时。
三国成一,有大势力人,能为起寺。
寺若成,国即清。
当呼为国清寺
此言杳漫,孰当信者?
岂期符应?
冥契在兹。
逮于我君,临边岁久,孝性淳至,入京省谒,旋迈江都,登命舟楫,迎来镇所,使乎至彼,便事褒束,谓大众曰:「在上意重,弗敢致辞。
然往而不反,因此长别」。
谓弟子云:「当成就陇南下寺,其堂殿基址一依我图」。
侍者答云:「若无师在,岂能成办」?
重谓之曰:「当有皇太子,为我建造。
汝等见之,吾不见也」。
行百馀里,到剡东之石城寺
寺有百尺金缋石像,梁太宰南平元襄王镌创。
自有灵迹,因此见疾。
右胁而卧,忽然风云变色,森耸,宛如天乐。
来入房户,起坐合掌,神色熙怡。
顾侍者云:「观音来迎,不久应去」。
弟子智朗请曰:「佛许圣贤临终,位行得。
乞垂晓示,方思景慕」。
答云:「我只五品弟子位耳」。
案五品即是法华三昧前方便之位。
宛与思师,昔语冥一。
仍命笔作偈,口授遗书。
辞理切诣,深陈胜缘。
潜来密往,誓当影护。
为撰《净名义疏》一部,俱时送来。
仍索僧伽梨大衣,手自披著。
回身西向,端坐迁神。
春秋六十。
旬日建斋。
跏趺流汗,珠团发际,露泫胸间,欲示诸法。
本自不生,今则无灭。
绳床舆还,佛陇轻举,有若浮空。
尔时开香龛,都不异昔。
驿使初计,震动于宸心。
爰舍净财,随申功德。
邮传相望,创起塔庙。
寺虽本地,其旧维新。
琼宇绀堂,凭国灵而模忉利。
鹫头狼迹,因寂默而为道场。
班倕竞逞,钩龠名匠。
庶民子来,成之不日。
神明扶持,欻同踊见。
背高就下,因层岳而基殿堂。
仰眩俯临,信玲珑而胜画缋。
多宝分座,俱受璎珞。
天冠表刹,如连梵幢。
金函玉牒,常敷讲肄。
禅诵律仪,无违师法。
斯可谓头陀之极地,弥陀之净方。
与阿耨而常盈,同须弥之永固。
暨乎重光纂历,天成地平。
以今大业元年九月,銮舆幸巡淮海,𥆄瞩江南
惆怅台岳,集扬州名僧,咸问之曰:「智者立寺,权因山名,宜各述所怀,朕当详择」。
累日未奏,会寺僧智璪,衔状而来,具条昔年师国清之称。
太史案此语乃周建德之初,八表未同,三方鼎峙。
今四十馀年,圣证县符,明时徵应,诏付著作,书之左史
仍敕皆籀篆题寺门。
即遣舍人,并施基业,赴十一月二十四日先师忌斋,使乎集僧。
跪开石室,唯见空床虚帐,藓苔蛛网。
法侣号咷,等初灭度
公私扼掔,若无瞻依。
又法会千僧,各有簿籍。
造斋点定,忽盈一人。
有司再巡,还满千数。
及临斋受嚫,复成千一。
执事惊愕,出没难辨。
岂非先师化身,来受国供?
王臣反命,具奏一条。
当扆睟容,深洞灵迹。
百司拜贺,四海驰声,至矣哉!
象法未沦,佛种常续。
乃圣几感,大师应变。
妙力难思,神图方永。
祥基瑞国,杂沓葳蕤。
焕乎斯之盛者也!
昔金龙尊王赞佛功德,宝积长者献盖称扬,范武子声犹在民,臧文仲言垂不朽,矧乎道树胜由,师门福地。
而建崇云碣,表际金刚。
俾命丝纶,织载辞理。
若夫记言记事,史官之成则;
散华贯华,法藏之鸿演。
敢重述宣,乃作颂曰:
龙图画卦,裁萌五典。
金轮拯溺,止弘十善。
岂若我皇,树功宏缅。
还源本净,归途今显。
镜鉴先哲,筌蹄何浅。
天造草昧,日月斯升。
高山巨海,或影或澄。
虎啸风起,龙跃云兴。
至人几渐,养正遵承。
谦尊本裕,师范推膺。
只谁允矣,具瞻克胜。
熏禅观寂,如靖凝。
精义泉涌,如泮冰。
我有匠石,正直从绳。
我有津济,舟楫斯凭。
虔临拳拳,悦受兢兢。
能资万行,混成一乘。
六反震动,十方叹称。
同声相应,信而有徵。
至诚感神,道合符契。
渊乎智者,波澜靡际。
帝师既沃,天台还憩。
于山之阿,于川之澨。
沧溟浩瀚,峰崖迢递。
日浴扶桑,月穿丛桂。
上踵婺采,傍通禹计。
素湍风激,赤城霞曳。
仁智肥遁,山林亏蔽。
无言不酬,既符声响。
无德不报,有均景象。
初卜庵萝,归诚恋仰。
显允师,久要长往。
非皦若昧,镜形如曩。
寺号国清,灵扉潜敞。
孰意我师,遽缘安养
龙楼夙记,鹤关无爽。
宸居在昔,哀构祇园。
令终如始,师严道尊。
揆日方昼,觇星正昏。
置槷崇栋,削屡成垣。
岩分莲萼,泉毖桃源。
仙窗夏冷,禅室冬温。
玉阶驯豹,金刹栖鹓。
风和宝铎,空转珠幡。
百谷时秀,万果林繁。
灵芝禅悦,甘露天镈。
玉趾案地,净域惊魂。
金布贸苑,天宫俨存。
创造之福,胡可胜原。
轮奂洞彻,庄严修设。
波斯融冶,优填剞劂。
金容月满,玉豪霜洁。
象译翻度,龙宫披阅。
法嗣诜然,端心障灭。
泰阶既平,王道既清。
殊途同致,无虑何营。
皇思睿赜,邃达忘情。
有本空,空常有并。
坛戒度重,定慧真精。
乾临朗鉴,远供凭诚。
大众香洒,拜阙龛楹。
全身座间,严扃网萦。
伽叶佛陇,贤劫齐声。
饭僧数溢,瑞我隆平。
身田雨润,心树华荣。
见在同植,将来共成。
有如悬镜,反照今生。
有如圭臬,曾不亏盈。
神力自在,游戏香城。
菩提具足,赫赫明明(《释藏》起字四号,《国清百录》四)
巂州都督幽州都督吏部尚书谥文献姚府君碑铭 唐 · 胡皓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
应顺相成。君臣有待。岂不以参庸作辅。□□移屯。象阙不可以不临。山川不可以不守。于是开分都野。对乂天人。高爵命于仪刑。大邕熙于品物。五侯九伯。公实当之。公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大姓。明考以宦历陕圻。遂留家于硖石也。昔有虞惟舜。其姓惟姚。钦若神明。盖云祖始。子孙蕃邈。而迨于兹。曾祖宣业(世系表作梁)征东将军吴兴郡。祖安仁。隋青汾二州刺史。远图膺锡。大石垂休。父祥。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炀帝诰以武能守于天险。高门晋烛。何象贤之纷光哉。公都尉之季子。毅烈昭融。蓄大容远。艺工非习。学远无师。燕雀□知。鸿鹄自若。以待奋也。年十八。属乱隋无象。偫盗生郊。授公本县令。以先人部曲。少用辑宁。太宗济河。闻公名。密遣相闻。公告于州曰。王充非主。天命在唐。宜速举众以应义。不尔。恐贻后戚。因间道入谒。高祖嘉叹者久之。乃降赐墨书金帛。以此阖州离患。太宗东伐王充。授鹰扬郎将长沙县陆道总管。洎贼平。将举籍议功。有妄谮者云。公曾通伪郑。因见疑黜。又以明略用多。每为朋侪所忌。乃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冈之曲。将以道德幽栖。高尚其事。右二陕。左二陵。北河南阴。南山北趾。中养浩气。外衍遐风。紫芝淹留。赤松不返。俄而贬授晋州高阳折冲都尉。公抗疏自列。谢病而退。乃除常州长史。亦坚以疾辞。寻除硖州刺史。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公举六察。按百城。导江门。茂育云泽。龙朔初。邛蛮作梗。乃除公使持节巂州都督。公正以驯吏。严以蓄戎。不罚而徵。不战而服。能以毁远。寿以衰迁。启全告终。返真于始。以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三。呜呼哀哉。以三年七月十五日。稿葬于硖石县安阳公之原。未备迁礼也。公门传孝义。代蒙旌榜。至若鸡鹜家禽。牛羊圈畜。互以相乳。不限所生。岂非明德继修。应形殊类也。公青云谁与。白日相邻。武杰文英。幽深天理。孝原忠极。保合神庭。馀力所存。致心无害。虽五善三变。穷妙曲成。而藏器待时。移官于位。乃作藩翰。以制要荒。绥之以诚不以言。震之以威不以暴。远夷文。偫物缉熙。存立大功。殁昭馀训。岂无明主。而有遐遗。命矣哉。公初娶张氏李氏。并早殂殁。后娶刘氏。累封彭城郡夫人。则左常侍降之孙。襄州长史志逵之女。今紫微令崇故宗正少卿元景之母也。夫人于资福祉。实受灵和。四德待行。三从及嗣。祗先导后。在阈成家。二子少孤。一门所恃。长幼咸若。礼训所陶。出有庶官。入惟丞相。乃敷皇极。遂广人和。至矣哉。盖由内则有方。外成其大。而况乎众姜偫妇。罔或不宗。于休夫人。岂古之明达者矣。以神龙三年正月八日。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第。呜呼。遗令曰。生以形累。死以魂游。然事尊在冥。无远不至。何必合葬。然后为礼。昔邴根矩沐德信通儒达识。咸以同窆为非。实获我心。当从其议。无改吾志。尔惟孝乎。殁已可于龙门山外用为窀穸。冀近家园。以慰吾平生之好耳。崇等敬遵遗旨。以景龙二年岁次戊申九月庚寅朔十五日甲辰。葬于万安山之南阳令公纯德佐时。高堂生感。永思不待。长号罔极。以为东茔已异。西兆未殷。占考岁辰。奏加封树。以开元三年岁次乙卯十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庀徒有作。初景龙年。以时宰先人。特旨追赠幽州都督。而神道贵静。元宅不移。重广冥域。因成象制。天子于是乎宠大臣。追崇旧烈。又制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公。命五品官监护。赐米各二百石。绢布四百端匹。庶事官供。特令优厚。盖念功悼存。发荣而资哀者也。版筑相丽。贲饰其仪。丰不近奢。薄不违俭。名山大谷。异势盘纡。密圹重坟。灵祇式叙。是惟幽极。可以永安。撰德昭文。长垂不已。铭曰。
氏原德先,裔裔绵绵。
曷时无隽,曷位无贤。
重象曜质,纷纷秩秩。
洁齐相亨,休复于吉。
于时保之,文献非他。
我生则睟,天爵云多。
粤有符彩,宁施琢磨。
英图烈烈,利用峨峨。
瞻天历象,谒帝关河。
庸勋远大,锡命骈罗。
行行驷马,作藩荒遐。
职职悟人,为范陶钧。
政閒谁黩,时修物育。
陟遐未穷,归冥不复。
慈告式明,卜宅离茔。
东毕西贲,幽封大成。
尊尊孝子,昭发家声。
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东都序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九
传称公侯子孙必大也。天宝末
安禄山反。天子去蜀。
多士奔吴为人海。帝命乃祖掌乎春官
介圭建侯。统江表四十馀郡。
雷行蛰动。时摇笔获登龙门。
断乎礼部。讫乎吏部
陈谋沃论五十载。感恩怀故。
今复得子。盖天赞予。
不夺前好。铺耀光列。
庆钟于后。相如植文。
文以澡行。行以宣业
盛而罔有不安。身安而后坦虑。
坦虑而后造适臻其平。我恢拓寻度。
不在职之小大。禄之厚薄。
在蛊乃事也。十连之方。
九层之霄也。使乎东洛
尽族而来之谓何。夫宣洞邑险而栖盗。
古不偃兵。今则不然。
革其土。乐其民。
安其俗。阜其
客有乘坚策肥。缓步阔视者。
张厥羽翰。待风而振。
予见子之达也。雅之略曰。
有华皇皇。公所以宠大夫也。
中书乞赐御制表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
西清绎志,东壁垂文,幸谐物睹之荣,窃冀恩颁之宠。
辄兹披露,倍极震惶中谢。)
伏惟皇帝陛下,骏惠在躬,亶明宣业,总郁彬而成化,宅渊静以凝神。
尧德始于钦明,被于四表;
汤圣由乎修纪,正厥万邦。
克念惟勤,允恭若厉。
洪惟元嗣,夙茂英徽。
上庠之典式观,载崇术教;
内竖之询弗匮,攸踵温文。
且复历探前世之规,躬抒有章之作,聿申慈训,益懋凝猷。
而又储思濩蠖之中,研几系象之表。
索至精之理智,同于万殊;
宣尚要之辞体,包于三变。
金声迭振,缇帙相辉。
与经义以备陈,居为代宝;
兼天常而广布,用厚民风。
而臣等备位黄枢,侍观绨几。
珠躔逖仰,惭测管以非周;
琼蕴悉披,庆出图之期偶。
窃怀耸抃,弥激倾虔。
恭祈容照之私,庶适传家之愿。
其前御制,伏望圣慈,各赐一本。
所冀洗心祗诵,以获于漱芳;
清室谨藏,永期于承式。
按:《文恭集》卷一一。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四。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844年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一 创作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
伏惟灵佐商宣业。朝薛传规。
门峥层构。堂嶪崇基
玉生蓝岫。芝产铜池。
梧高伫凤。莲馥停龟。
令人。再称清劭。
训在诗书。乐惟名教。
王谢标格。曹刘才调。
清如濯热之风。明若观朝之燎。
灵台委鉴。虚室融和。
秋水望。春台上多。
乡塾掉鞅。文林厉戈。
砚横河汉。纸落烟波。
泽宫狸首。棘场杨叶。
箭去星惭。弓悬月怯。
两书上第。五辟名公。
马卿赋雪。陈琳愈风。
平台竹苑。淮山桂丛。
营分细柳。幕染芙蓉。
显备台僚。荣从宪秩。
冠峨铁劲。衣明绣密。
霜下简端。风生落笔。
庭夜乌回。天秋隼疾。
帝念充职。任于谏垣
依违绝想。从容敢言。
攀槛而空留迹在。削稿而不见书存。
女史护衣。大官供食。
伏奏多可。分曹著绩。
帐煖锦丽。闱明粉白。
既题柱以如田。亦偿金而类直。
汉荣出牧。晋议州兵。
廉裤歌送。刘钱赠行。
济南之诛巨猾。扬州之试诸生
虎去江静。珠来岸明。
神岂好谦。天宁秩礼。
华国之明品。丧士林之模楷。
使为善者夺气。求仁者解体。
已不驻乎卿云。竟何窥于伏济。
长洲树古。茂苑山春。
橘税既集。茶征是亲。
鹢度霅而去远。鹄下亭而唳频。
翟虏氛兴。殷楹梦起。
帐入飞鹏。床惊斗蚁。
郑元知数。阮瞻无鬼。
终自膏肓。傅于骨髓。
呜呼哀哉。丹霄万里。
建木千寻。坦坦清路。
曈曈翠阴。三袭台迥。
九重禁深。中悬旒扆。
下集华簪。无非东箭。
尽是南金。或扶倾作栋。
或望旱为霖。显允明公
宜膺百福。夜暗神昧。
天长景促。青女变霜。
羲和纳旭。悄随掌以销玑。
慨周闲之丧騄。永惟清族。
本富才人。有弟则陆。
无兄不荀。原鸰奕奕。
沼雁驯驯。珩奇动楚。
璧贵倾秦。永矣彼苍。
胡然人事。但续椿寿。
徒高鹤位。摧压光价。
掩沦声味。颍不浊而殄灌宗。
淮未绝而倾王氏。某因承中外。
获奉恩知。通孔李道德之旧。
兼卢刘姻戚之私。铸颜有契。
全赵为期。静龙门之风水。
铲羊肠之崄巇。空欲铭恩。
何酬树德。庇孤根于高援。
许嘉姻于弱植。将欢宋子
俄放湘南。绶黄楚徼。
须白昭潭。归止未卜。
弃予是甘。许靖之悲方极。
王粲之忧不堪。犹辱重言。
将敦故约。玉无改行。
金不如诺。勖大义于幽沈。
轸遐心于漂泊。使者尚在。
凶书已来。雁足空远。
鱼肠不回。泪和峡雨。
哭振巴雷。孰浇枯鲋。
谁热寒灰。今则言去彬江。
当移澧浦。稍脱疑网。
犹罹罪罟。念申恸以无期。
岂沈冤之可吐。呜呼哀哉。
执绋路阻。佳城望赊。
凌空乏翼。上汉无槎。
或期他日。式返中华。
认杨公之石鸟。抚周苞之辟邪。
况良冶规存。遗经在。
臧孙有后。魏万必大。
敢期陋质。终托馀光。
韦平之绍续无望。秦晋之婚姻岂忘。
絮酒无几。生刍是将。
辞多失次。泪数无行。
冀桂旌之不远。降兰佩之馀芳。
呜呼哀哉。尚飨。
唐七学记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四明文献集》卷一、《玉海》卷二○四《辞学指南》、《南宋文范》卷四六
有唐观人文,化天下,高祖太宗戢兵耆武,尊右儒术,缀礼正乐,宪度著明,庠声序音,锵訇金石,稽古建学,厥制惟六。
玄宗缵绪,复增其一。
课试有法,训迪有师,德艺兼该,总于胄监
誉髦斯士,云合雾集,丰规茂矩,冠冕百王,宜祓厥文,具详登载。
参合《百官》、《选举志》、《儒学传序》、《六典》、《会要》,而纪其略。
夫教亦多术矣,开数路而翕受,皇极之化也;
萃群材而乐育,《菁莪》之仁也。
帝治时雍,成均肇建;
有虞养老,庠分上下。
夏氏设教,序列东西;
左右郊宫,商学殊制。
作人造士,非一而足。
苍姬之盛,教典尤备,国学合子弟,太学食老更,四郊有庠,门闱有学。
或读邦法,或习书数,达材成德,道化浑融。
《祭义》攸述,为学有四;
《保傅》所纪,为学有五。
《学记》之注曰:内设师保,外有庠序。
六学之制,于兹可考。
治古逾远,彝宪无传。
汉立三雍,晋兴两学,元嘉四学之创,天监五馆之开,名存实亡,驳虖亡议。
惟唐文治炳蔚,上轨成周,锄颣夷荒,鸿业甫定。
生员之置,肇于武德元年五月
周孔之祠,建于二年六月
恢闳乡学,敷遗后圣。
爰暨贞观,骏惠前猷,临幸国庠,延吁儒彦。
肄业之舍,广为千二百区;
著录之生,益为三千二百六十员。
施于六叶,增辟学馆,袭旧为七。
若三品以上子孙国子学教之,五品以上子孙太学教之
曰广文以领国子生之业进士者,实惟天宝九载七月乙亥之制。
曰四门以授七品之子及庶人之俊异者,实惟元魏太和二十年之制。
律学昉于晋、梁,复于贞观六年之二月,又复于龙朔二年之五月,越明年以隶祥刑,而律令格式法例于是习焉。
书学昉于晋、隋,复于贞观二年之十二月,又复于龙朔二年之五月
明年以隶兰台,而石经、《说文》、《字林》于是习焉。
算学沿隋之旧,置于贞观二年,复于显庆元年
三年九月废之,以隶太史
龙朔二年复之,以隶秘书,而《九章》、《五曹》、《缀术》、《缉古》之属于是习焉。
训导之职,有祭酒司业博士助教直讲,孙其业也。
选举之科,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兴其能也。
业成则丞莅试,不率则簿举法,严其训也。
国子有五经博士,广文有知进士助教,重其选也。
助教十年始迁,博士十九年不易,专其任也。
生徒之数,国子二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千三百人,书律及算总百十人。
元和六祀,申命更定,西京自八人至十人,东都自十人至十二人,而国子学有大成。
上元二年初置二十人,开元二十年复省其半。
若舍奠齿胄之仪,皆行于国子学,又本末先后之序也。
想夫纡袂鼓笥,来游来歌,鸿生硕儒,论难衎衎,投绂怀玺,濡化染学。
玄武、飞骑,垂衿讲习;
新罗、百济,挟策吟诵。
《丰芑》燕翼之泽,《棫朴》追琢之章,政美俗淳,作周匹休,猗欤懿哉!
铺观唐史,立学阐教,盖非一端。
左省弘文,武德之制,东宫崇文,贞观之规,并置生员,是为二馆。
秘书小学,以诲皇族;
内之学馆,以训宫掖。
崇玄有学,以习老庄。
郡县诸生,差列二等。
崇化厉贤之原,则自七学始。
以至龙朔改司成馆,垂拱更成均监,司成、宣业,官名屡易,兹不备载。
按《郑虔传》「广文寓治国子馆」,李庾《西都赋》曰「左立太学,前列广文」,《选举志》止言六学,《何蕃传》亦云六馆,意者二学合为一欤?
韩愈上表,有七馆之称。
并书以识旧典。
谨记。